媒體露出

2018.01.16

【陪伴孩子安穩入眠小妙招】

「良好睡眠品質與長度」與學習和情緒息息相關

孩子在睡眠時,大腦要整合日間學習、恢復活動後的身體活力,若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差,孩子容易情緒不穩,影響學習成效與人際關係。
接近睡眠時間時,孩子的大腦警醒程度(arousal level)慢慢下降,你可以觀察到孩子表情慢慢疲倦、活動量慢慢降低,漸漸的進入睡眠狀態,然而有些孩子可能因白天活動量不足、睡前過度刺激且興奮的活動,讓大腦在該睡時仍保持警醒。因此要幫助孩子入睡,除了培養規律生活作息,也可從降低大腦警醒程度的感覺活動著手。

提供適當的感覺活動 伴孩子進入睡眠前狀態

我們會抱著寶寶來回晃動、緩慢地走來走去,讓寶寶情緒安穩下來甚至入睡。除了這樣規律的前庭刺激外,不論年齡多大的孩子,適當的聽覺與觸覺活動,也可以降低大腦警醒程度,幫助放鬆。

「規律、輕柔的聽覺活動」安撫孩子情緒

輕快、活潑的聽覺刺激,可帶動孩子快樂的情緒;緩慢、輕柔、規律、穩定、可預期的聽覺刺激,可以幫助孩子降低警醒程度,例如:父母哼唱熟悉的節奏、玩具播放輕柔兒歌或音樂等。聽覺活動也可以是成人的言語,說話方式也會不經意的影響孩子警醒程度,在哄睡孩子時,語調宜保持放鬆、平穩、簡短。

「深壓觸覺活動」提升生理放鬆與心理安全感

觸覺刺激分為深壓與輕觸覺,深壓觸覺可幫助孩子緊繃的身體與降低壓力。寶寶洗完澡可用乳液緩慢且深壓按摩四肢與背部;睡前除了提供嬰兒適當的按摩外,也可做其他的深壓觸覺活動,例如:緊緊的擁抱孩子、規律地來回滑壓或拍背、用大枕頭以輕輕按壓身體等。寶寶0~3月大時慢慢地學會依照自己的興趣來找尋訊息,同時運用這些訊息來安撫自己,此時可以準備適當大小的娃娃或舒服材質的布料(如:絲綢滑布、天鵝絨、水晶柔棉…),讓寶寶觸摸或抓握;隨著動作能力的發展,6個月大左右,我們就可以協助寶寶抱著熟悉的娃娃或小被子,更主動地安撫自己。

寶寶一般在4~5個月時,心理上開始由與母親融為一體的狀態,轉移到認知母親是外在且分離的客體,此時喜歡的娃娃、小被子成為過渡性客體,提供孩子掌握、控制的感受,減緩焦慮。約莫1.5歲開始,孩子開始嘗試更多假扮遊戲和語言,建立與語言與情緒的抽象概念,此時娃娃在認知上也成為假扮遊戲的重要材料。

總之,只要想想什麼樣的聽覺與觸覺刺激會讓你感到放鬆,嘗試提供給孩子並仔細觀察孩子的反應,就可以找到最能陪伴孩子入睡的法寶,讓孩子一夜好眠,在白天穩定的成長與學習。

感覺類型

活動類型

0個月以上

3個月以上

6個月以上

聽覺

成人哼唱熟悉節奏、播放輕柔兒歌或音樂、成人以平穩與簡短語調說話

深壓觸覺

1.嬰兒按摩,規律且緩慢地滑壓/拍背

2.大枕頭按壓

1.舒服的布料

2.適當大小的娃娃,讓寶寶觸摸與抓握

協助寶寶抱著喜歡的娃娃或小被子,主動安撫自己

大腦警醒程度

適中

外顯行為表現

晃神、反應慢、想睡覺

有效察覺刺激並適當反應

情緒興奮、話量多、難入睡